天天快消息!科技活动周 | 以科技创新为技术引领赋能
北京项目管理公司第701期第1076篇文章
(资料图片)
近日,北京项目管理公司天津设计院在储气库业务市场开发再结硕果,凭借一流的技术方案,中标吐哈油田温八储气库地面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作为地下储气库设计的引领单位,天津设计院不断探索地下储气库设计新航向,打造特色技术优势,建库数量国内第一。先后获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及科技进步奖。光环之下,体现了天津设计院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依靠科技创新为企业提质增效、实现技术持续引领赋新能的战略举措。
深耕精细化设计
传统特色技术不断创新
在我国地下储气库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天津设计院的身影一直伴随左右。回顾这段岁月,成果斐然:“中华第一库”——大张坨储气库,开创了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先河;“四个首次”是板南储气库设计创新的闪光点,“撬装化设计”将施工建设周期由常规的3个月缩短为42天……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储气库地面工程技术体系,“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及配套技术”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有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接下来的创新之路又将行往何处?
“细节方面仍有创新的地方,需要深耕精细化设计,让技术不断完善。”北京项目管理公司天津设计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刘科慧说。天津设计院结合储气库行业现状、发展趋势,针对储气库传统工艺设计开展优化技术研究,提升了储气库精细化设计能力。他们发挥设计为主体的科研优势,结合项目建设运行中实际生产需求,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相关项目中,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推广优势明显。
依托双坨子储气库,形成双层位、大压差灵活注采技术,高弹性脱水技术,有效解决了不同层位注采压力差别大、井位分散,采出气量变化范围宽等设计难题;通过精细化设计解决了驴驹河储气库冷换系统设备偏流、小气量下采气装置无法平稳运行等同类储气库生产难题;依托冀东南堡1-29储气库、板深37储气库等工程,深化开展油藏型储气库采气处理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多级分离工艺及高效分离内件组合应用,确保黑油有效去除,保障油藏型储气库露点控制装置平稳运行。
紧跟智能化、双碳等新趋势
持续引领技术发展
随着国家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储气库建库及运营将向高效、节能、智能方向发展,储气库智能化、新能源利用、模块化建设是必然趋势。
这也指引了设计技术攻关的新方向,天津设计院积极了解行业动态,提前谋划布局相关研究,结合项目适时开展应用,边研发、边应用、边验证。
2021年,天津设计院开始了在新赛道上发力,组建了工艺、自控、数字化、智能中心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地下储气库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金坛储气库数据流业务流梳理研究》等科研课题。
在智能化方面,通过新建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形成“远程调控、少人值守”模式。将AI智能巡检及智能高清云台摄像头应用于吐哈油田温西一储气库,实现场站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监控,建成国内首座远程调控的储气库。
在新能源方面,形成了压力能、光能、热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设计完成的吐哈油田120MW源网荷储一体化光伏电站,满足了温吉桑储气库等新增负荷的绿电消纳需求,年发电2.23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8万吨;差压发电技术首次应用于铜锣峡储气库,为绿色储气库建设提供了示范。
在模块化建设方面,围绕关键生产设备,采用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划分模块,开展三维设计、标准化切分,形成模块划分及总体布置技术、拆分技术、接口技术、钢结构及基础优化设计技术等模块化设计技术,满足集约化采购、机械化施工需求,为实现立体化建站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构建储气库标准体系
提升业界话语权
主导制修订行业标准是企业科技实力的体现。天津设计院充分发扬储气库传统技术优势,总结20余年来储气库设计运行经验,通过对研究成果梳理,大力开展储气库行业、企业标准申报编制工作及储气库标准化设计工作,为实现地面设计有章可循,标准统一贡献力量。
设计院牵头起草完成首个储气库专用行标《气藏型储气库地面工程设计规范》,共计主编/参编完成9项储气库专用标准规范(行标、企标),这些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并举的标准规范,显著提升了企业在该专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对我国储气库建设起到了助推作用。
目前,设计院同期开展了集团公司、国家管网10余项储气库设计及完整性管理等企业标准编制;牵头开展中国石油“十四五”储气库标准化设计;现已完成国家管网DEC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形成标准化技术规定、通用定型平面图、流程图等标准化系列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地面工程技术体系及标准化体系,提高设计效率及建库质量。
人员团队思想理念要新
交流沟通是纽带
近期,天津设计院储气库地面工程技术相继亮相储气库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国家管网集团设计管理座谈会等高端平台,储气库地面工程设计新理念与关键技术,获得了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同时获取了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为后续储气库课题立项攻关提供了方向。
天津设计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抓住机遇展示特色技术,以交流促学习。派遣技术专家、骨干参加技术交流会、项目评审会、技术研讨会,邀请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把握科技信息前沿,提能力、补短板、寻突破,确保研究成果领先。
不定期举办“开讲了”“青年说”等储气库专项技术培训,采用“质量分析会”“安全经验分享会”等常态化专题会分享质量、安全经验,实现技术传承、经验共享,大量的“思想碰撞”活动,提高储气库团队综合素质。
近两年,天津设计院先后开展了15座储气库的设计工作,牢固树立了行业标杆形象。根据规划,中国石油将建成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西部、中东部等6大储气中心,天津设计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和中国石油储气库建设的“黄金期”,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以科技革新为动力,持续加大科研力度,保持行业领跑地位,不断提升储气库设计研发和技术攻关,为中国石油储气库群建设和国家天然气能源储备贡献力量。
内容素材丨天津设计院 轮值编辑丨徐 萍 轮值校对丨侯肖禹 审 核丨谭晓春标签: